俄曾经极力阻止中国发展神舟空间站:还好最后关头中方还藏了这手

2016-04-20 20:11

到了2025年,在人类头顶的近太空中,只会有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在轨运行。这就代表着如果想要进行以人为主体的太空研究,首先就是要找中国进行技术合作。在此前虽然美国也有组建小型空间站的设想,不过实现周期过长。现在在轨的国际空间站最迟2020年左右就要退役坠毁在大气层内,美俄都没有发展下一代空间站的计划,可以说中国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不过在中国发展最初的载人航天的时候,曾经遭到了不少来自外部国家的阻力。

根据中国微波空间研究领域的专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经过了17年的项目研究,中国现在空间交会技术已经实现了完全自主化,尤其是空间交会使用的雷达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水平,各项技术指标已经领先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同类装备。

早在中国最早进行“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于2011年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实验的时候,中方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从俄罗斯进口了一套空间交会对接激光雷达,作为交会对接的时候“眼睛”来准确测量位置和偏差。尤其是在自动交会对接系统中,这种技术更以来月空间雷达,所以这是决定交会对接成功的关键核心装备。

但是到了后来,中方想继续引进俄罗斯的激光雷达时却遇到了阻力,同类装备想从西方市场购买也无法做到。毕竟这是达到定位精度厘米级的高精尖装备,好在中国藏了一手。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空间交会对接雷达项目就已立项,得益于中国卫星上使用的毫米波雷达系统作为基础,我们开始了自行研发的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交会对接雷达。

经过多年的深化测量精度和开展小型化、低功耗改进后,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应对多种不同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要求。这套设备包括一个微波雷达和一个微波应答机,雷达装到要对接的飞船上,接收机装到空间站上;当飞船想要对接空间站的时候,发射微波来确定两个航天器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并指挥微调系统进行姿态的精确测量和控制,最终让两个航天器实现交会对接。

最新研发的第三代交会对接雷达,体积是上一代的1/3,重量也比上一代轻了50%。这不仅仅代表着性能提高,更让中国的载人飞船可以装载更多货物和设备,同时在未来探月和火星任务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低功耗意味着雷达可以更长的工作,可靠性也更高。这跟我们在《星际穿越》上看的情节很类似,机器之所以能够引导空间站与飞船对接,就是依托于这一整套交会对接探测系统。

虽然未来的未来的太空精神是多国和平共享太空科技,但是科技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籍。所以只有当中国有了后,别人才会跟你平起平坐,这不就是俄罗斯和美国都在纷纷前来跟中国协商,想要为能够登上下一代空间站的索要一张门票。

全文结束,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理性点评和互动!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仿今日头条 http://127.0.0.3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京ICP证14014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xxx@xxx.com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