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的中国酒店业!

2016-04-20 20:11

点击关注酒店业第一新媒体!

酒店内参专栏作家甘涌

提子酒店集团首席运营官COO

代表作:

《酒店管理惯性思维误区》

《酒店管理的九项修炼》

《什么样的酒店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酒店业随之而朝气蓬勃的前行着。可是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酒店业在中国大地上呈现了跛脚走路的状态,本土品牌之弱与国际酒店之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国酒店人,不管我是在国际品牌还是在国内酒店就职,都应该站出来说说。也许文章中有些言语过于激进,但笔者完全是出于对中国酒店业的反思、反省角度来考量,完全没有诋毁的意思,希望理解。

病态一:不可一世的三驾马车正被世人渐渐遗忘

中国酒店业从30年前改革开放起,最早呈现了北上广的三驾马车(具体名字就不便体现)。曾几何时,只要一提到自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行内人士总会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着你,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三驾马车”代表了中国酒店业的一面旗,榜样、标杆。再看看现在,国际品牌酒店在中国土地上瓜田分地,呈现一片热火朝天、势不可挡的势头,而我们自己的那面旗却被渐渐被淹没在无形之中。为什么?

1. “国”字当头,当权派考虑更多的是自己官帽,而对企业未来要朝什么方向去发展漠不关心;

2. 危机意识的欠缺,认为我就是老大,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3. 不懂得连锁化发展酒店,仿如井底之蛙,仅看见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忽视外来列强们的虎视眈眈。

这些所谓在当时的旗帜,个别有所觉察,玩起了连锁化经营的路子,却学起来显得四不像,而有的还在继续沉睡中,过着自己认为非常安乐的日子。

病态二:崇洋媚外的老板被国外酒店品牌牵着鼻子走

我们不能说国际酒店品牌一无是处,的确在方方面面我们还落后人家,酒店业的兴起最早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需要我们向别人模仿、学习。但这所谓的模仿、学习何时才是头?当今处于地球村时代,资讯的发达,我们还有什么是落后于别人的?难道我们就只知道模仿、学习,不知道创新和赶超吗?难道真的西方人就比东方人聪明?难道我们还准备将“东亚病夫”的名字重新背在自己的身上?

看看国内目前都有那些酒店被国外品牌酒店管理着:

  • 政府投资的酒店,要政绩、不要业绩,只要我当权的所在地有一家高星级奢华酒店,有哪怕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国外酒管公司进驻,就说明我在这块土地上做出了不菲的政绩,仿佛可以将全世界的资金全部吸引到我这里来投资。

  •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提升自己地块的价值,加之受到当地政府在优惠政策下特别要求,必须建五星级酒店、必须聘请国外酒管公司来管理……在利益和政治的驱使下,在崇洋媚外的虚荣心态作崇下,催生了国外酒店根本不用投入一分钱就可以大肆的在中国土地上赚得肥肥的,何乐而不为?其实人家在私底下一定在笑话,一群愚昧的中国人,真的太好忽悠了。

真正的国外酒店管理就那么成功吗?谁敢把自己给国外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的酒店最近几年的经营业绩拿出来晒晒,看看具体是赚钱了还是亏损了?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其实大部分的利润都被这些所谓的国外品牌酒店拿走,背着亏损包袱确是投资者。如此境况搞经营能说国外酒店品牌在中国是做得成功的吗?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还一个劲儿说别人的好。

病态三:野蛮生长的经济型酒店面临着管理失控的局面

经济型酒店仿佛在一夜之间开遍中国大地,并且迅速地在国外高调上市,呈现出一片表面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知道让多少后来追随者竞折腰。

在看看国内的几大经济型酒店巨头掌舵者有几个是酒店从业者出身的?除了具备敏锐的商业头脑,擅长资本运作,在酒店管理这门学问中顶多算是个初学者。

从最近媒体不断曝光经济型酒店丑闻,把客用布草当抹布擦马桶,自来水充当纯净水,客用布草与医院布草混洗,客用杯具不清洁不消毒,没有拿到营业执照就擅自开业……以及最新的和颐酒店弯弯被袭事件、经济型酒店火碱洗涤事件等等,这一系列事件中,足可以说明经济型酒店在管理方面的短板和缺失。更可惜的是,最近经济型酒店频繁的高管变动中,还是没找到酒店专业出身的管理者掌舵。

更为甚者的是,个别经济型酒店的掌舵者还在业界、媒体鼓吹要大力的扩张。是的,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因为不继续扩张,企业将面临举步维艰。摆在面前只有两条路:

1. 继续快速扩张

2. 打包卖掉套现

在现阶段还不甘心的情形下,只有选择前者觉得更为理智些。

再看看几家经济型酒店在国外上市的股票走势情况,一路下滑,个别股票已跌破发行价,在国外的资本市场上俨然变成了一支支垃圾股。壮也!悲哉!

病态四:不是专家的“专家”酒店人

国内有这么一些酒店人,在行业晕晕乎乎混了不下于20年,自称自己是行内“专家”,成天以“专家”自居、沾沾自喜,不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眼睛仅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仿如井底之蛙,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全然不知。一旦涉足酒店相对专业的问题,就哑火了,这不是专家的“专家”委实可悲、可笑!这是我近日发表的一篇微博提到的上述问题。

中国酒店业这么几十年的发展,不可能没有培养出优秀乃至卓越的酒店人才,但这部分微乎其微人才只能算着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甚至被淹没于默默无闻之中,涌现更多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庸才。

国内不凡很多打着某某联盟、某某世界组织的机构,在行业内大肆鼓吹、大肆宣扬,其实没有一件事是务实的,纯粹就是为了包装自己、宣扬自己而已,这些人成天游离于国内各大酒店之间骗吃骗喝,还落得VIP贵宾级的待遇。

与其自我标榜,不如脚踏实地,更加务实一些,好好反省,学习一下日本人的“生在危机、死于安逸”的高度危机意识。弹丸之地的小日本,战败后,国家百废待兴,而他们并没有被眼前的失败打倒,而是再次站起来,自我反省,奋起直追,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造就又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在酒店业,我们本来就是在学习别人,如果我们不能向日本人一样具有高度的危机意识,奋起直追,没有超越的野心,那我们永远只能做小绵羊,任人宰割。

其实,中国酒店业的病态问题,我写的仅仅是冰山一角,但由于篇幅原因,不可能一一呈现,更希望以此来抛砖引玉,引起国内酒店从业者、投资者的更多思考、反省,认清自己,朝着正确的道路上迈进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一位同行问我:中国的酒店品牌什么时候能走向国际,跨国经营呢?

回答是:国内自家一亩三分地还没有经营好,被外强瓜分不成样子,何谈走向国际、跨国经营呢,个人认为,现阶段还看不到未来。

可喜的是,进入2012年,让我看到国内酒店业在行动。

因不堪“忍受”外资酒店管理公司每年高达数千万的管理费,房地产大鳄万达、绿地先后成立了自己酒店管理集团;

万达董事长王建林说:要用10年时间打造一流的奢华酒店品牌,成为国际酒店品牌畏惧的竞争对手;汉庭季琦称,自己旗下的品牌要用20年间与国际巨头洲际、雅高并肩……

国内商旅日益频繁,现在越来越多高星级酒店客源中过半甚至80%都是国内客,所以中国酒店管理公司有开拓自主品牌的巨大商机,更重要的是给了国际酒店管理方一个讯号——国内高端酒店品牌正在崛起。

酒店内参:中国酒店业第一新媒体

90%的中国酒店人已经关注酒店内参

目标群体:酒店业人士、酒店投资者、酒店业上下游企业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仿今日头条 http://127.0.0.3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京ICP证14014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xxx@xxx.com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